就是因为利用好了两者的矛盾,外加保护了都司1系官员的部分利益。
而且,这营庄制,可是起到了1箭3雕的好处。
不单单是减少了那些个军头的抵制,因为这相当于确实承认了之前军头们对于土地的所有权,这是在变相地给补偿。
同样也是1种警告,若是听话,每年能分你1点,或是不听话,1分1厘都没有。
另1方面也直接减少了佃农们的负担。
这负担1减少,生产积极性就会上去,这产量也能上去,因此最终还能提高了王府的收入。
“屯田的事,内臣不太知晓。”
陈矩先是缓缓摇头,而后话锋1转,“不过,听殿下所说,却是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想来按着殿下的法子来,必然是错不了的。”
“殿下,某今日就会去跟姚副总兵谈谈,让其担起宽甸6堡这份差事。”
陈矩自然是知道,潞王的身份敏感,是不方便直接出面的。
“屯田的事不懂,没有关系的。”
朱翊镠1脸肃色,“但是,对于屯田的重要性,1定要有清晰地认知。”
“这9边之固,在于屯田之实,屯田实,才能养兵卒,足边人。”
“辽东的屯田,退化地太快了,江陵公在位的丈量田亩,也只是在山东,南直隶1带多有成效,像是辽东,本王就看不出任何成效。”
陈矩沉默着,对于外朝人臣的评价,自己作为内臣是不方便评价的,对于这1点,陈矩还是拎得清的。
“本王看过内阁大库的堂稿,想本王先祖,辽东屯粮在3十6万5千石,更不要说高祖还在的时候,辽东1年的军屯屯粮,更是有着7十1万6千多石的惊人数目。”
“可是当下呢,自从我皇兄登位之后,这辽东的屯粮,连2十8万石都没有了。”
朱翊镠脑中思绪万千,对比当下,这如此大的缺额,是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吗?是屯军不够懈力吗?
不,都不是,最要紧的,还是屯田的面积。
“你我都很清楚,这个中的原因。所以才需要营庄制。”
朱翊镠颇有几分苦口婆心地说道,“那些都司卫所,以及管军官旗,要1个个核实过去,要将营庄制告知清楚,所以这件事由姚大节来做是最好的。”
“你身上的矛头也会少很多。”
“谢殿下厚爱——”
陈矩又1次弯腰答谢,已经记不清他弯了几次腰了。
“好,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这过几日啊,本王便出发。”
朱翊镠从炕上起来,站起来,轻跺了几下脚,这盘腿坐久了,腿都麻掉了。
“殿下,这是要去??”
朱翊镠听到陈矩的问题,并没有第1时间回答,而是扭头看向了他,最后淡淡开口道,“建州女真。”
陈矩那1双眼眸在那么1刻瞬间便放大了,因为这个问题确实出乎自己的预料。
陈矩还以为,潞王来,要么是找自己,要么就是去朝鲜。
因为他也听闻朝鲜使团被潞王所接见过。
再结合潞王的轨迹,陈矩还以为他是要借由宽甸6堡,往那朝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