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元忠这才抬头观察她的神色,反复确认祝澜不是在说反话,这才松了口气站起身。
他试探着开口:“钦差大人,您所说的‘误会’是……?”
祝澜“呵呵”笑了两声,请施元忠坐下,这才说道:
“是最近京城传闻,青州灾荒至今尚未妥善解决,州中粮食紧缺,甚至有百姓饿死之事。而知府大人封锁了消息,这才导致圣上迟迟不知此事。
陛下听信了传闻,担心青州的情况,这才派本官运粮前来。一是救急,而是查察青州吏治,看看究竟有无草菅人命之事。”
“钦差大人,冤枉啊!”
施元忠“扑通”一声又跪了下来,表情仿佛受了天大的冤屈。
“下官是办事不力,当初让那些刁民扰乱了赈灾粮的发放,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青州至今也的确粮食紧缺。
可是下官已在城内设置粥棚,日日施粥,治下其他县镇也是如此。虽仍有百姓挨饿,却绝不至于有人饿死啊!
望钦差大人明鉴!!!”
身后跟着他重新跪下的官员们也齐声道:
“请钦差大人明鉴!”
“快快请起,施大人。”祝澜甚至站起了身,笑道:“都说了是误会嘛!”
“京城距此甚远,消息不灵通也是正常。没想到青州竟有那般胆大妄为的刁民,竟连官府的赈灾粮都敢抢。
朝廷也是不知晓其中原委,这才误以为施大人与当地豪强勾结,克扣百姓的粮食呢!”
“下官不敢!”
祝澜一把拦住差点再次跪下的施元忠,嗔怪道:
“好了,施大人。既然青州的情况并没有传闻中的那般严重,也没再闹出人命,圣上也可放心了。
待本官回京,自会将你的苦衷上奏天子,圣上即便责罚,也会念在你的苦劳上宽宥一二的。”
施元忠闻言大喜,连连谢过。
“钦差大人明辨是非,劳苦功高,真不愧是我大梁的中流砥柱!”
一通盛赞过后,施元忠说府上已经备下了酒宴,要为祝澜一行人接风洗尘。
“先不急。”
祝澜的目光扫过面前众人,声音温和道:
“本官记力颇佳,每到一处巡查,都要记住当地大小官员的姓名与容貌,方便政令传达。
现在便请诸位大人按职级大小,依次报上姓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