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如今不过三十多岁,看起来较为年轻,他此刻微微躬身,倒是看不出任何的野心。
不过王莽此人心机深沉,要不是他突然上位,还没有大臣怀疑他会造反称帝。
“何武和翟方,朕准许你们动用兵马,务必在三日内捉拿幕后之人!”
刘邦完全忽略王莽,一声令下。
何武和翟方立刻上前下跪,“臣等领旨!”
能动用兵马追查起来速度就更快了。
有着太祖命令,朝中大臣谁都没有权利拒绝他们的搜查。
朝堂上的大臣们有些慌乱,求救的眼神看向刘骜,试图想让刘骜劝阻太祖高皇帝。
可刘骜早就被打怕了,低着头根本不敢去看别人。
刘邦将他们的小动作看在眼里,这朝中能用之人少之又少,还有王家掌大权。
“今日早朝就到此为止。”
临走前,刘邦深深看了眼王莽。
刘骜匆忙跟上,害怕自己被大臣们拦住去路。
重新回到寝殿,刘邦严肃的开口,“你且将王莽的生平说来听听。”
如今王莽已经坐上大司马的位置,直接出手杀了,后续麻烦不断。
刘邦想要一击致命,就应该将王莽此人所有行事了解透彻。
萧然道:“王莽此人善于伪装,而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也就是如今的太后,更是方便了他日后掌权。”
“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先后有九人被封侯,五人担任过大司马,是西汉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只有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而且勤劳好学。他对待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检点,作风严谨。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很是周到,对外结纳贤士。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另类,百姓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声名远播。”
要说王莽的野心能被遮掩如此好,好名声让大臣们对他多了层信任。
“心机深沉之辈。”刘邦评价。
萧然点头认可,继续道:“汉成帝在位的阳朔三年,24岁的王莽入朝堂开始做官。王莽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对身居大司马王凤非常恭顺,因此王凤临死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来又升为射声校尉。他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自己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在当时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刘骜尴尬的解释,“王莽确实有所才能和名声。”
刘邦懒得看他,示意萧然接着说。
“永始元年的时候,王莽30岁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银钱分给门客和平民,还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王莽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随后,便是他现在成了大司马。”
萧然都有些佩服,一个人要长久伪装,十分耗费心神。
就算王莽所做一切都是为了野心,确实是有些手段的。
好名声的加持在朝堂上能够更快的掌权。
王莽走了一步很好的棋。
被忽视的刘骜再次说话,“一开始我没有准备让王莽当大司马,是当时另一个大臣犯了错,又有人举荐,王莽这才得以成为大司马。”
朝中每个职位,都是精挑细选,要不是出了意外,还真未必是王莽成功上位。
刘邦皱眉,“若是如此,那人出事少不了王莽的手笔。”
“对,这件事还真是王莽做的。”
刘骜震惊,“难道淳于长是被冤枉的?”
“没有被冤枉,但背后有王莽的推波助澜。”萧然摇摇头。
“王莽的表兄,王政君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掌握权势在先,地位超越了王莽,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又为赵飞燕坐上皇后之位出过力,深受你的信任,很快升为卫尉,掌管皇宫的禁卫。这时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不少大臣认为淳于长会没有疑问的继任大司马。”
“王莽为了得到大司马的位置,暗中搜集了淳于长的罪证。”
“王莽前去探望重病的王根,故意说出淳于长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给不少人承诺了官职。让王根心生疑虑,同时又说出淳于长与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王莽赶快去向太后汇报,王太后震怒直接让你罢免了淳于长,王莽坚持查清了他的罪行,证据确凿下在狱中将他杀死。”
“所以,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
刘骜惊愕,“王莽心思未免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