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忍不住的翻了一个白眼:“这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不是德昭一个大男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而是你之前处处为难他,给了他太多的压力了。他自杀之后,起码你不会再为难别的和他有关的人。”
“毕竟,真正的皇位竞争者少了一个,你也不至于为难别人。说到这儿,再就是德昭死了两年以后,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仅二十三岁。当时你赵光义继承的两大隐患被消除了。”
“等到他们死后,对你的皇位能构成威胁的就只剩下秦王廷美了。”
赵匡胤倒是此时出言问了一句:“三弟又是怎么死的?”
“即便是我在位这么多年,对两个弟弟也是一向以来真心以待。”
其实对于赵匡胤来说,兄弟之情不浅。
毕竟一起打天下,这么多年的感情。
只是当了皇帝,这个天下姓赵之后,感情在权利和利益的冲击下,也渐渐地变得单薄了起来,这也是皇家不得不走的一条路,这条路,取决于人性。
唯一一个例外,那就是朱元璋时期,当时身为太子的朱标对于几个弟弟来说算是半个爹了,所以,没有一个人会有二心,会想着篡位。只不过,正常的历史轨迹上,朱标死了,朱雄英也死了,后来又削藩,逼得朱棣不得不造反。
不过,这是题外话,现在说的是大宋的事儿。
如今寝宫之内的气氛也变得焦灼了起来了。
就连宋皇后看着赵光义的脸色都不是很好了,她本来只以为,赵光义取代了皇位罢了,却没有想到,为了自己的位置能够坐得更加稳固一点,他竟然是连自己的手足兄弟还有亲侄子都没有放过。
“我怎么可能对廷美下手呢?”赵光义的还想要强行将自己从萧然说的话里面摘出去,“这事儿就算是我有这个心思,我也办不到啊。”
“你确实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廷美下手,但是为了保证能够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你会想别的办法的。这不,赵普就给你出了个好主意。”
赵匡胤一听这个名字就想了起来:“此人我记得,因专权贪财,最后被罢相。当时还有人跟我说赵普非议赵光义,后来赵普上表自诉,说皇弟忠孝,他怎么能够轻议。”
说着,想起这个人,赵匡胤的脸色都沉了几分,想到他曾经说赵光义忠孝,现在就越发的觉得打脸。
“只是这个家伙,之后又是怎么跟赵光义成了心腹?”
赵匡胤倒是想不明白这一点。
“你可还记得卢多逊这个人?他是赵普的政敌。”
说到卢多逊,赵匡胤面上的表情还是比较满意的:“此人为人机警,也喜欢读书,每次召对时,我问起大臣们书中的事情,只有卢多逊一个人应答如流,被我封为宰相。”
“不过,他确实跟赵普一直不和。”
萧然只是觉得,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了,虽然也为朝廷出力过,但是都算不上纯臣。
“就在太宗初年,赵普受到冷落,卢多逊怕他复起,就跟赵光义说,赵普当初反对太祖传位给他。过了几年,太宗为晋王时的旧僚揭发秦王廷美阴谋造反。赵光义将信将疑,就问赵普的看法。这给了赵普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他当时说的什么?”赵匡胤追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很多事情,历史上记载得并不详细,除了皇帝,别的大臣哪儿有那么多的笔墨。”
“不过,这次赵普算是抓到了机会,趁机说自己被卢多逊了害了,并认同了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这下,赵光义顿时感觉到赵普原来是自己的大忠臣,后来赵普查到了卢多逊私遣堂吏交通廷美的事,说卢多逊盼着赵光义早日晏驾,就好尽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满意,还送卢多逊弓箭等物。”
“这一下,一挑拨,廷美自然是有理由被整了。后来赵普更进一步,挑唆开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上言说廷美不思改过,反多怨望。于是,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最后,他是郁结在心气死的,才三十八岁。”
“来人,速速去将赵普赐死!”赵匡胤听着实在是坐不住了,命身边的护卫连连去办事儿。
那些个护卫都心中听着来气,当即就立马有两人站了出来,速速前去办事。
此时还在被窝里面的赵普估计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事儿要掉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