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刻板的人,一生功名止于秀才,未能光耀门楣,引为生平憾事,对大柱要求极高,希望他有朝一日可以考取功名,完成自己未能成就的愿望。
但少年本是顽皮心性,对父亲严格要求自然有所不满,因此父子之间关系颇为疏远。
不过今日大柱闻听此言,却无之前半点不愿,反而觉得心中酸涩更甚,当下恭谨称是,直接转身进了房门,却是让父亲微微愕然,颇有些不知所措。
妻子当下将方才门外儿子所言告知,夫妇两人眼中同时流露欣慰喜意,直道祖宗保佑,柱儿终于懂事了。
从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开始,大柱确实变得极为懂事,他开始用功读书,性子变得温和懂礼,父亲看在眼中满意点头,母亲心中欢喜笑容不绝,家庭关系极为和睦。
大柱不知道为什么,好似突然开了窍,觉得自己亏欠了父母许多,虽然这愧疚让他极为不解,思虑后并无结果,他也就不再多想。只要是父母亲高兴的,他便去做。
时间很快过去了3年,大柱15岁,此年童试,得第一名,获秀才功名,是夜父母齐齐焚香祭拜祖先,将此事告知先人。父亲坐在厅内,一夜无眠。
第二年秋季,宣城秋闱开始,父亲换上了珍藏的儒衫,母亲收拾化妆做了一桌的好菜,一家人沉默无言中用餐。
然后,父亲带着大柱,带着全村人热切的目光,向宣城而去。
进入考场之前,父亲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却一直宽慰着大柱,“不要担心,不要有压力,你现在还小,为父当年好友也是第三年才中的举人,好好考。”
大柱没有说话,点了点头,临入考场前回头,看着在秋风中的父亲,他心中那一股酸涩之意再度涌上心头,让他暗中决定,一定要好好考,决不让父亲失望。
对于考中举人,大柱很有信心,似乎从某个风雨之日开始,在他之前看来极为晦涩无趣的儒家书册变得极为简单浅显起来,一眼看去,就能将他们全部记在心中,甚至还有自己的见解。但这件事大柱没有告诉父母亲,他隐约有些觉得,或许此事跟他做的那个很长很长的修仙梦有关,但此事太过荒诞,说出来恐怕父母也不无法相信。
州城的举人考试,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半日后,大柱离开考场,父亲依旧站在那里,看着他出来,嘴角动了动,还是没有开口,转身带他离去。
晚上客栈中,父亲罕见舍得要了一桌不错的酒菜,父子二人静默中用餐,用至一半时,父亲终于开口,“大柱,上午考试,怎么样?”虽然他刻意想要保持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手指,还是标明了父亲此刻心中的紧张。
大柱抬头,夹了一块肉放到父亲碗中,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用力点点头。
父亲心中微松,不再多问。
第二日张榜,大柱从未见到父亲这样激动的模样,看着排名第一,被特意抹为金色的名字,父亲哭了。
大柱搀扶着他,感受着父亲眼中的欣慰欢喜,嘴角流露出几分笑意。
州城主考官专门召见了大柱,父亲很是不安的在门外走来走去,生怕他不会说话,惹怒了大人。但一个时辰后,大人离开之时,却是满脸的赞叹欢喜,向着父亲拱手,道:“好生准备一下,由州府举荐,让大柱前往京城,才加会试。”
主考官走了,大柱出门恭谨站在下首,父亲却又哭了,激动的语声哽咽,但眼中的神色大柱记得很清楚,此后一生都没有忘记。
村子里很快知道了大柱举人第一,明年即将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消息,整个村落彻底热闹起来,为此威望最高的三叔公还请来了大戏,村中花钱,大肆庆祝。
母亲站在一群娘婶之间,听着她们羡慕的话语,眉间的皱纹都稀疏了许多,笑颜是那么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