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项目也要暂停发射吗?”
“不然呢?难道我们真的去提交一份申请,阐述发射韦伯望远镜的重要性?冒着可能会被否决掉的风险?你知道他所谓的太空管辖权是什么意思吗?谁敢肯定他不是妄想让我们发射的设备优先接入所谓吴刚号的系统,我们只能拿到二手数据,这样合适吗?”
“……”
“好了,等等再争论吧。他说细则会公示的,等看过公示了再说。现在还是继续看直播吧。NBC电视台被收购之后画风越来越不对了,是我的错觉吗?他们现在的新闻社评似乎都在为华夏的太空项目摇旗呐喊!呵……”
总结性发言之后,会议室内所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复杂的目光再次落到了电视上。
这次吴刚号升空仪式,NASA内部竟然没有一位行政序列高管接到邀请便也罢了,就连内聘的科学家也不在邀请之列。这已经够让人怄气了。到是许多高校跟其他国家天文机构的科学家都拿到了邀请函……
这本就已经让许多人感觉气恼了,谁敢想大半夜围观这次典礼的时候还能听到这么一出。
但暂时只能忍了,希望南边楼里的老爷们能给个说法吧。
……
显然对于南边楼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关心的事情更多。但在听到宁孑的讲话后,他们同样是一脸震惊。
其实从宁孑以全息的姿态出现在电视中时,其中不少人就已经开始震惊了。因为从电视中看来太真实了。
当然他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可不止是电视。
虽然吴刚号上的各种安检措施的确极为严格,但是传递一些无伤大雅的消息出来却还是能做到的。
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现场的全息技术看上去更为真实跟细腻。
吴刚号是已知技术,这种信息光学技术也让许多人楼里许多人脸色更为沉重。毕竟这项技术可远远不止用来通话这么简单。
比如沙盘推演。
如果能用三维全息技术投影来设计三维立体地图,成本大幅度下降不说,还能将所有军种通过全息技术进行标注,更能同步完成各种战术推演,对于参谋部门而言,有了更为详尽的地形地貌,结合计算机的模拟,能更为快捷的制定出最妥善的策略。
此外,信息光学如果能有足够的精度,还能模拟材料学,在设计各种新式装备的时候能更为详尽的暂时内部构造。
更进一步的,这种信息光学如果能更进一步,还能在真实战场制作出幻觉武器。伪造出飞机、坦克、战车、无人机蜂群,甚至导弹等等。想象一下吧,一艘大船正在风平浪静的海上航行,预计还要半个月才能抵达指定地点。
船上所有人正在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瞭望塔上一个正在执勤的倒霉家伙通过肉眼看到无数的机群正直奔他们而来,都没时间去想这些玩意是怎么过来的,又是怎么躲避雷达跟侦查的,只能迅速拉响警报。
一时间人仰马翻,一通手忙脚乱的操作之后,飞机紧急升空,炮手开始瞄准,结果等到大家紧张过后发现一切都是幻觉……
当然这种场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比如大后方某个基地。
偏偏当这种技术真的出现之后,谁也不敢那么放心自家的雷达预警了。
当真真假假结合起来那就真热闹了。
今天重点关注的吴刚号还没来得及升空,这场仪式就又给了他们一个超级大的惊喜。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未知的恐惧最为可怕,许多人甚至已经不敢想吴刚号下方的那座基地里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