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所求

所以,当二儿子中了秀才以后,就变卖了祖产进了京。

京中的消费高出很多,原来近一千亩地的银子,在京郊只买了三百多亩。

赵母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大儿子不喜读书,因为识字从小伙计提到了掌柜。

后来,娶了主家的闺女,一进赵家门,就掌管家。

二儿子赵景炎很聪慧,自小就有算命先生说是文曲星下凡,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大儿媳对全家供赵景炎读书,一直颇有微词。

大女儿嫁的是二儿子以前的同窗,也一样中了秀才,准备秋试下场试一下。

二女儿和小儿子还小,小儿子也在学堂读书。

为了养家,赵父找了一份掌柜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

二儿子成家以后,大儿媳就闹着要分家,说即使小叔考上了,他们也不沾一分好处。

赵父赵母想着将来要靠着老大养老,两老口问过二儿子的意见过后,也同意了。

所以,赵景炎秋试的开支,只有全靠沈云初张罗。

赵父老两口还要养小女儿和小儿子,也不想得罪大儿媳,所以不可能有多的支持。

赵景炎听完赵母的话以后,眼里几乎要掉出冰渣子来。

他不知道大嫂为什么不喜欢他,他的同窗家里,都是全家供同窗读书。

他从小就聪慧,看过的书能够过目不忘。

不管学堂的先生,还是算命术士,都觉得他必能高中状元。

一个家里如果能出个状元郎,那是整个家族都感到荣耀的事情,恨不得将人供起来。

可是,他家却相反,大嫂迫不及待的就要和他划清界限。

父母也是一心偏向于大哥大嫂,无非就是觉得他不能给他们养老而已。

赵景炎抻了两天以后,就买了一包糕点来到了沈云初的这里。

“夫君,这是你买给我的吗?”

沈云初接过糕点,很是兴奋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