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堂是二十号开的。

前边三天基本是亏的,到了二十三二十四,勉强抵成本不赚不亏。

二十五号,才开始赚。

一天账单进出有七千多,扣除店的租金,人工食材成本,主打薄利多销,净利润在五千左右,听起来是个夸张的数目,但是也不夸张,这年头做小吃生意的,利润没有七成以上,你干不来,而且看似赚的多,实力都是出的人力成本钱。

像大姐季晴的肠粉,利润也在七成。

但是她也需要凌晨起来就备材料,切猪肉洗菜等等。

而季里的饭堂直接占地过五百平,所以这个收入,不高,也不低。

二十六号,二十七号,二十八号。

三天都是赚的,二十六号是巅峰,进出帐一万多。

二十七二十八,呈现下跌。

八千多和七千多。

季里不慌心态反稳,因为他知道,二十六号的高峰是因为广告,二十八号的收入才是店里比较真实的流水,他打了个底,只要一天流水进出在八千左右,就能做。

到了这里季里才是真正的松口气。

季雯觉得他心态好,不紧张。

不紧张怎么可能。

四季饭堂可以说关乎着他未来两年的计划规划怎么走。

他的存款也压在里头。

可以说他承担了百分九十九的压力,季里不露出惊慌不过是觉得没必要把生意的压力带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无端也恐慌而已,实在不行就像他最开始做的预算,退回县城。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何必庸人自扰。

还好,是成功的,至少这开始,迈得很成功。

吴新外婆是今天出院,季里没有在报社报道后就对他们不管了,相反祖孙在医院的吃食三餐他是包了的,因为报道,祖孙二人后续的治疗费也有人更多的好心人帮忙了。

吴新的学校看到报道也给他免了学费。

“季里哥哥…”吴新高兴的奔来。

“回家后要好好学习。”季里摸摸他的脑袋。

吴新用力点头,“季哥,我会向你学习的,以后我做个大老板,帮更多的人。”他眼睛亮亮的,满是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