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和立刻警告道:“小姑娘,你可要聪明点,别让她把你带坏了。她可不是什么善茬。”
他清晰记得,上次冲突中,那个女孩显然被吓得不轻,而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是用尽了手段。
眼前的宋有财,看起来单纯无害,但在袁向和看来,恐怕不久也会被施诗“污染”。
宋有财不假思索,反问道:“那你又算是什么好人?”
袁向和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真是物以类聚,跟施诗混在一起的人,哪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那些所谓的纯朴善良,全都是虚假的伪装。
袁向和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转身离开,但想了想,又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抓起那杆熟悉的秤,大声吆喝着“收废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那座钢铁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老牌企业,占地面积广阔,员工数以万计,宿舍区就有好几个,每一处都是那种典型的六七层筒子楼,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施诗和宋有财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个废品收集的宝地。
人多的地方,自然废品也就多,这无疑为她们的回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小市集里,人们总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每当买卖双方开始讨价还价时,那场景便如同一场拉锯战,既耗时又费神。
更让人头疼的是,他们似乎天生具备一种挑剔的眼光,任何微小的瑕疵都不放过。
这不,今天施诗就遇到了这样一位难缠的大妈。
为了区一分钱的差价,两人像拉锯一样僵持了好几分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感。
施诗正打算为了息事宁人而妥协,突然,一个突兀的声音从旁边响起,打破了这份尴尬的平衡:“大妈,她们给您的价格是多少一斤?我愿意每斤多出一厘!”
这熟悉的声音让施诗和宋有财几乎同时转头,目光锁定在了不远处的袁向和身上,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同时不约而同地翻了个白眼,仿佛在无声地责备袁向和的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