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叮嘱着祝书生,

“你前日不是同我说,你的上司要办满月酒吗?”

“你多给他送些礼,如今你在你上司的心目中形象很好,出手再大方一些。”

“今年的政绩出来,你的上司也会给你的评语写得漂亮一些。”

顿了顿,银花抬起眼眸,充满了深情地看着祝书生,

“我们在这帝都城里,都是无权无势的人,师兄弟们还要靠你拉拔照顾着。”

“师兄,只要你起来了,大家都会有一个好的前程。”

银花说的这些,祝书生也懂。

他的天资不太好,能有如今的成就,全靠每日勤奋刻苦。

然而到了这帝都城后,看着帝都城中的繁华,以及那些豪门贵胄每日的生活日常。

祝书生觉得以前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

有一些人,明明跟他一样,天资也不怎么地,却能够靠着家世,从小被名师教导,一举夺魁。

甚至还能够被崇明帝,亲自任命为大理寺少卿。

没错,祝书生说的就是那个,年纪比他要小好多岁的姜皓然。

之前有一次,祝书生与他的上司喝酒。

他的上司充满了遗憾的吐露,其实祝书生的文章,与姜皓然的文章各有特色。

真正来说的话,应当是不分伯仲。

可是,姜皓然能够掐准圣意,知道崇明帝要的是什么?

他从小接受的是帝王鞭策,如谢先生、虚竹先生那样的名师,也在他的求学之路上,为他照明前方的路。

相比较下来,同样刻苦的祝书生,对于时政,以及崇明帝的心思,便少了一分的敏锐。

由此祝书生只能得个解元。

而姜皓然能够成为状元。

听了上司充满了遗憾的话,祝书生也曾在心中暗暗的想过。

如果他从小也是被名师,手把手的亲自教授长大,又能够每半日,到崇明帝的御书房去接受帝王鞭策。

那么今日,他就是那个状元。

所以这都是无权无势惹的祸。

明明同样刻苦努力的人,天资明明一样都很鲁钝,就只是输在无权无势这上面。

祝书生心中觉得十分不公平。

他越发的勤勉,在公务上连连博得上司好感。

可是有时候,祝书生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一个出身寒门的人,在这官场上想要如鱼得水,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捉襟见肘”几个字,越来越多的萦绕在祝书生的心头。

如果他能够拥有数不尽的财富。

那么他也可以和姜皓然那样的天之骄子比肩。

甚至于,他不一定会爬的比姜皓然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