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感觉很爽

美利坚豪来坞的奥斯卡,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四个电影节。

奥斯卡成立于1929年,柏林电影节成立于1932年,威尼斯和戛纳在后两年相继问世。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四个电影节都是在美利坚经济大萧条时期,并影响全球经济致使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大环境下成立的娱乐产物。

灯红酒绿下,深埋着鲜有人知的黑暗历史。

而后美利坚靠着战争财的暴利回血,同时又有一群资本促进了豪来坞影视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奥斯卡的影响力加速拉开了跟另外三个电影节的差距。

另三个电影节不乐意了,都是同时期的产物,你做老大我们当小弟?

在八十代的时候,在欧洲的几个传媒大佬的操作下,“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名头就此诞生。

所谓的世界三大电影节,就是欧洲的威尼斯、柏林和戛纳,没有奥斯卡。

在欧洲传媒巨头控制新闻媒体下,欧洲很多人认为奥斯卡啥也不是,他们的威尼斯、柏林和戛纳才是最牛的。

直到千禧年左右时期,互联网社交开始遍布全球,这才渐渐撕开欧洲传媒巨头给民众蒙上的奥斯卡不如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假象。

告诉了他们,奥斯卡已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牢牢稳坐全球娱乐圈的霸主地位。

饶是如此,仍有很多傲慢的人,依旧固执的认为他们的三个电影节就是最伟大的,看不起奥斯卡。

这就是资本掌控媒体新闻的恐怖之处,它让你看到什么你就只能看到什么,并在数十年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思维,限制你的认知,不敢承认事实。

而在最初的几十年,四个电影节都是以艺术片为主,当时还没有商业和文艺之分,所有的电影几乎都是偏文艺的。

电影《星球大战》的出现,开始改变这一现状。

资本逐利,豪来坞又有完整的影视工业,商业电影的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另三个电影节只能干瞪眼,欧洲当时并没有完整的影视工业,想追上豪来坞奥斯卡的脚步无异于痴人说梦。

年复一年,眼看奥斯卡越走越远,他们痛定思痛,你豪来坞主打商业片是吧,那我们就主打文艺片。

自七十年代伊始,西方电影就有了分水岭,豪来坞充满金钱的味道,欧洲成为了文艺片的天堂,并延续至今。

谁不喜欢钱?这也让更多资本入驻豪来坞,让豪来坞变成了全球娱圈名利场绝对的中心地带,另三大电影节只能望尘莫及。

然而,豪来坞和奥斯卡背后是美利坚,美利坚的霸道全球皆知。

它的掌控欲和它的排外性,注定了很多国家的电影都无法被奥斯卡收录,别提获奖了,入围都难如登天。

近几十年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全球各地的演员和导演,都希望跟豪来坞和奥斯卡搭上边,借豪来坞和奥斯卡提升自己的名和利。

不管能不能得到名和利,最后又会把自己的作品转头去申请欧洲三大电影节。

很多人心知肚明,自己国家的作品不可能在奥斯卡获奖,但借助豪来坞提高影响力和赚钱还是可以的,然后又把作品拿去欧洲三大电影节去碰运气,企图获得更多的名利。

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的华国、俄罗斯、印度、东南亚、日韩,老是有导演带着电影往欧洲跑的原因,对奥斯卡视若无睹的样子好像不把奥斯卡放在心上,实则是奥斯卡的大门不向他们开放。

而在四大电影节竞争角逐的历史中,欧洲三大电影节一直是奥斯卡之下的第二梯队。

但戛纳出奇制胜,八十年代提出的新星导演计划,让它比柏林和威尼斯率先向前走了一步。

全球那些知名度很高的,且是国际性质的影视奖项中,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新人导演的作品可以有机会被展映曝光,但绝对无法入围和获奖。

简单的说,这个潜规则就是看资历,新人导演自然没获奖的份。

在国内还有最佳新人奖,这在国际性质的影视节中压根就没有这个奖项,最多就一个鼓励奖之类的小奖。

而戛纳提出的新星导演计划,就打破了这个规则,任何新人导演的作品都有获奖的机会,可以正常入围参与评选。

史蒂文·索德伯格、瑞恩·库格勒、简·坎皮恩等一众如今世界知名导演,就是因戛纳的这个计划,拍摄的第一部作品就获奖并从此一飞冲天。

这也让戛纳的影响力,破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圈层,并领先于柏林和威尼斯。

也因这个计划,让戛纳不再局限于文艺片,成了商业和文艺综合性的电影节,走上了奥斯卡的路线。

到如今,如果要把四大电影节分级,那奥斯卡是绝对的霸主,戛纳是第一梯队,柏林和威尼斯是第二梯队。

奥斯卡因某些原因,对一些国家的电影和演员有所限制。

自然而然的,戛纳电影节成了欧洲和亚洲很多导演及演员和从业人士实现梦想、追逐名利、开拓国际影响力的最优之选。

“终于到了。”

法国巴黎国际机场,刘艺妃走在出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