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这玩意到底哪来的?

往后就是大跃进时期,因为1956年文字改革已经完成,故此时期“江西景德镇名瓷” 款、“合作社”款以及序号瓷厂款的文字基本上是自左至右,自右至左的极少见到。

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国家陷入了困难时期,但这时候瓷器依旧在继续烧造,1959年2月景德镇第一瓷厂改名为国营东风瓷厂,至此,景德镇瓷器底款全部停用序号厂款,而开始使用各厂厂名款。比如有建国瓷厂、景兴瓷厂、红旗瓷厂、东风瓷厂等等。

后来为适应陶瓷出口换汇的需要,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对出口陶瓷商标进行统一规范。此时底款至少有 6 类 1 4 种,随后还有文革时期款、过渡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期,诸多底款中,只有这个底款最值钱!

“为啥?”小军眨巴着眼睛向陈阳问道。

“醴陵在湘,你印象中提到湘这个地方,你脑袋里第一想到了谁?”陈阳笑着向小军问道。

“哇哦!”小军眼睛一亮,“难道说是......”小军清了清嗓子,学了一段最知名的话,这句话可是让全华夏人挺直了腰杆子。

看着小军学着他说话的样子、语气、音调,不由笑了起来,貌似在陈阳的记忆里,这一代的孩子,好像每个人都会,甚至还都能是说上几段关于他们的玩笑。

醴陵瓷有近两千多年历史,东汉时期就已经大规模生产,而宋、元、明时期的古窑遗址更是遍布各地。根据出土的瓷器来看,这些醴陵瓷类型丰富,碗、碟、壶、酒器、调羹、罐、坛、钵、油灯等不一而足。

建国初期,醴陵瓷已经停烧了近二十年,1954年,当地政府决定恢复中断快20年的醴陵瓷生产,找到了当时正在醴陵农村弃艺从耕的吴寿祺重新出山,湖南陶瓷研究所、醴陵艺术瓷厂先后成立。

当时提出重振醴陵瓷业时,国家全力支持,有关领导还详细询问了醴陵瓷业的具体情况,1956年,国家投入了800万,轻工部派出专家组改进醴陵窑,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全国唯一能烧制釉下五彩的醴陵群力瓷厂组建完成,醴瓷又开始风生水起。

从文献记载和馆藏记录来看,醴陵从1956年开始成立瓷业公司之后,便一直负责烧制国家用瓷,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特定专用瓷。根据记录,一直到1974年,醴陵16年间,当时创烧专用瓷共1555件。代表性作品包括1958年的胜利杯、1971年的釉下彩瓷餐具和烟灰、1973年带盖鱼盘,以及1974年为庆祝寿辰,专门烧制的双面釉下薄胎五彩花卉碗。

这个是谁,大家心里清楚,当时在下达任务时,并没有说明是谁的专用瓷,但是对技术上做了严格要求:这批釉下五彩,内外双面都要有花;重量轻而结实耐用;保温效果好;无铅毒,不含镉,确保使用者健康;永不褪色。

也就是,现在放在自己面前四只碗这样的工艺。

“哇塞,那咱们可厉害了!”小军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真要是那谁用过的......”刚说道这里,小军突然觉得不对,“不对呀,陈老板,要是按照您说的,这玩意不应该出现在这呀?”

“咱们这是江城,它就算出现,也应该出现在京城电子局供销处呀!”

“是呀,”陈阳点点头,“我这不是也奇怪么,这玩意是专用瓷,当时寻常人可是见不到的,能用到的地方,也就两三个地方,怎么也不会流到地方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