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隔空嘲笑

放松了一天之后,林朝阳和芦安·瓦尔特启程前往纽约。

两人从诺曼出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抵达纽约,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芦安·瓦尔特先将林朝阳安排到了酒店,然后才自己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芦安·瓦尔特到酒店楼下接上林朝阳,往帝国公园公寓去。

帝国花园公寓是纽约城内的一处高档住宅楼,同时也是兰登书屋的办公楼,地点就在百老汇大道之上。

现在的纽约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大都市,堵车这件事也是首屈一指的。

一早要赶着上班的纽约牛马们碰上大堵车,骂街的姿态与国人并无二致。

“纽约这狗屎一样的交通!”芦安·瓦尔特坐在驾驶位上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他的车子堵在了42街和44街之间,这里是每天早上整个曼哈顿最堵的区域之一。

芦安·瓦尔特喋喋不休的冲林朝阳抱怨道:“纽约有什么好的,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跑过来。我在这里开了10年车,算起来每年几乎有十天时间都是被困在路上的。

而且交通越来越糟,每年路上的汽车都在增加,道路情况却没有任何一点改善。

狗屎的联邦税务局,我交的税都被他们花到哪去了?”

不到5英里的路程,两人浪费了近40分钟才到帝国公园公寓楼下。

两人从56街的大楼入口进入兰登书屋,兰登书屋在这栋大楼内有数百名员工在同时办公。

这个员工数量听起来不多,但对于出版社来说已经是非常庞大的规模了。

“林,我带你去见见我的boss。”

芦安·瓦尔特引着林朝阳来到一间挂着“编辑部主任”铭牌的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没等里面有动静就推门而入。

“杰森,瞧瞧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芦安·瓦尔特的语气轻松愉快,透着一股炫耀劲,毫无面对上司的紧张,显然是与对方关系极好。

办公室内坐着的是个上了岁数的银发胖子,他被芦安·瓦尔特的突然推门吓了一跳,还没送到嘴里的咖啡洒了一衬衫。

“该死的!芦安,看你干的好事。”

“对不起。”芦安·瓦尔特很没有诚意的倒了一句歉,然后又说:“你快瞧瞧!”

擦了两下衬衫的胖子抬头看了一眼林朝阳,露出热切的笑容,起身走上前。

“林先生,欢迎来到纽约!我是杰森·爱泼斯坦,兰登书屋的编辑部主任。”

芦安·瓦尔特出差就是他安排的,他带来的又是个亚洲人面孔,林朝阳的身份自然呼之欲出。

杰森·爱泼斯坦是美国出版界的大人物,曾经发起了美国出版界的“平装书革命”,为他当时所在的双日出版公司立下了赫赫战功。

1968年他加入兰登书屋,编辑过菲利普·罗斯、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和E.L.多克托罗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一生经手的畅销书超过上百部。

同时他还是美国知名文学刊物《纽约书评》的联合创始人。

可能是为了弥补刚才的冒失,芦安·瓦尔特进门之后把杰森·爱泼斯坦大吹特吹了一番。

“得了吧,芦安。”杰森·爱泼斯坦打断了他的话,将话题放在了林朝阳身上。

询问了林朝阳参加纽斯塔特奖颁奖的经历和这两天的感受。

“芦安在电话里跟我说了你在俄克拉荷马校园里收到的欢迎,真难以想象!

看来我们应该多安排几场见面会和签售会才对。”

聊了几句,杰森·爱泼斯坦又说道:“对了,林,我带你去见见我的boss吧。”

林朝阳还未作表态,芦安·瓦尔特先面露不虞了。

“何必理会那个难缠的家伙?”

杰森·爱泼斯坦的表现很符合敦厚长者的形象,“小点声,小心你的坏话被他听到。”

听着两人如同猜谜一般的对话,林朝阳的表情略显疑惑,芦安·瓦尔特便简要的跟他解释了几句。

兰登书屋最早是由出版商贝纳特·塞尔夫创办的,1965年被卖给了美国无线电公司,到80年代初又被卖给了美国媒体大王纽豪斯。

纽豪斯接手兰登书屋后,第一件事就是裁掉了原社长罗伯特·伯恩斯坦,理由是公司利润不符合预期。

之后他委任了银行家出身的意大利人阿尔贝托·维塔莱,也就是芦安·瓦尔特口中“难缠的家伙”。

跟老板纽豪斯粗暴的风格如出一辙,阿尔贝托·维塔莱一上任便裁掉了兰登书屋旗下子品牌万神殿图书公司的社长安德烈·西弗林。

并且要求将万神殿的出版项目砍掉三分之二,编辑只保留三分之一。

阿尔贝托·维塔莱的这个无理决定在当时的兰登书屋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且也引发了美国出版史上罕见的抗议活动。

万神殿编辑们集体辞职,数百位作者与兰登书屋解除合约。

等好不容易稳定了军心之后,阿尔贝托·维塔莱又开始在兰登书屋内部执行“单本核算制”。

所谓“单本核算制”,即每本书都要做一个盈亏表,一本书赚钱不赚钱一目了然,在这种制度下那些亏本的书自然就没必要出版了。

但问题在于,图书出版跟电影很像,都是文艺作品的工业化生产。它首先是具备艺术属性的,无法进行量化。

企图让每本书都赚钱,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每本书都不赚钱。

阿尔贝托·维塔莱上任后费进心力,投入巨资要打造“爆款”畅销书,结果一年多时间里一部爆款都没出过,反而是亏本的书比以前多了很多。

他的激进举措在去年一年时间里也直接让兰登书屋的利润从罗伯特·伯恩斯坦在任时的平均10%~15%暴跌至4%。

听着芦安·瓦尔特的讲述,林朝阳心想,又是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

“你知道他一个社长,为什么要见你吗?”芦安·瓦尔特问。

林朝阳心中隐隐猜到了答案。

“每一部长销书,都是出版社的最重要的资产。你的几部小说销量惊人,不仅是畅销书,更有潜力成为长销书。

你现在就是那个家伙的救命稻草。”芦安·瓦尔特说道。

所谓长销书,是区别于畅销书的概念。

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往往都是在短时间内因市场推广和宣传而迅速走红,但可能很快就失去热度的作品。

而长销书则是经过长时间销售仍然保持较高销量的书籍,通常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读者基础。

林朝阳的《楚门的世界》和《梵高之死》合起来在美国出版了三年时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60万册。

迄今为止已经为兰登书屋创造了近3000万美元的码洋。

这个数字对于年营收8亿美元的兰登书屋来说不算大,但别忘了这仅仅是两本书创造的码洋而已。

兰登书屋作为美国出版业的巨无霸,每年要出版上千种图书,实际上大多数图书创造的码洋不会超过100万元,其中又有大部分是亏本的。

而《楚门的世界》和《梵高之死》,即便现在已经下了《纽约时报》畅销榜,但依旧可以保证每周稳定一两千册的销量,完全就是标准的长销书。

不仅畅销,还长销,这就是出版社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