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矛与盾,发现和隐蔽的博弈

大佬,飞船是钢铁做的,钢铁是最好的热传导物体之一,外面冷到这个程度,飞船里面也会冷到这个程度。

所有船员在零下两百度的低温咋个活啊?

哪怕真的解决这个内部核心保温维生,和外部冰冷热源隐蔽的技术条件,让整个舰队散发干净热源,和太空背景融为冰冷的一体,但只要粒子推进器一开机……

那后面喷出长长的热流和羽流就会提醒着对方这里有一堆守株待兔的敌军!

所以在太空上,隐身和侦查的较量中,如何隐藏自己是明显吃亏,甚至是难以做到的。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不到。

毕竟如果换成是在土星环这种带有巨大且密集的特殊环境里,这种利用天然环境带来的隐蔽效果还是可以产生伏击效用的。

但如果放在浩瀚宽广的宇宙中……

那目前的技术手段根本无法藏匿行踪,甚至是飞船高速飞行过后,粒子推进器产生的羽流热量,也会在太空中存留很长一段时间供敌方发现踪迹。

也正是因为现实情况如此,研究员们也没有再强求什么,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目前技术无法像?体生命那样,利用各种恒星、行星的引力来进行加速和减速的话,热源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

通过对金星打捞回来飞船的更多残骸检查,也发现垚的飞船同样具有电磁波的发射区,也就是雷达电磁波的相应结构。

这个发现并没有太困难,在那些孔洞状的区域附近,章成铭和陆英豪他们很快便发现了另外一种奇怪阵列布置的晶体结构。

这种结构章成铭有些陌生,但是陆英豪却认得这种阵列布设,因为它的布设类似于人类的有缘相控阵雷达的内部发射单元布设。

最早的雷达只能发出一道电磁波,只能对着一个方向发射,这大大限制了一台雷达的扫描范围。

这种就是早期的无源相控阵雷达。

人类为了增加效率,就捣鼓出可以旋转的雷达天线,让它可以左右小范围扫描,或者对着一个地方进行小范围的快速扫描。

但这些都是利用机械原理来辅助提高电磁波效率的手段,而且放到飞机上形成空中预警机,背一个大盘子不仅会影响飞机的气动结构,而且里面不断旋转的天线也会让飞机的重心产生微妙的变化带来飞行安全隐患。

不满足现状的人类随着电子技术的提高,又开始捣鼓出新技术。

就是把一个个信号发射单元从大家伙变成小模块,一个个的排列组合安装在一个平面内,让它们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快速释放信号扫描,然后把所有信号经过过滤和处理,那么一个不用旋转,但可以持续且高效同时扫描一大片区域的新型雷达便就此诞生了。

这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章成铭对雷达技术研究不了解,但陆英豪在大学时期接触过这玩意,所以在看到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图后,他很快便认出了这种排列和有缘相控阵雷达排列非常相似。

同时,这种结构的晶体就布设在飞船的前方,同时在四周相应的区域也找到同样的结构,这更加坐实证明了陆英豪的猜测。

人类现在的盾舰雷达也是具有相同布设的特性,这是让雷达释放出去的电磁波有着最好的发送角度不被遮蔽干扰的天然设计思路。

再加上?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个的可以划入硅基生命的范畴内,它们对电磁波的利用和喜好,就像人类用声音和肉眼去发现和发送信息一样具有天生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