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郭宗宜的意见之皇权下乡与税收

郭荣的话刚落,大家都点点头,郭宗宜当然也清楚这个事情,从根底上面来说,其实柴家,也是当地非常大的一股宗族势力,他可以想象,当建立一个乡衙门,让宗族里面的人统一听乡衙门的,柴家庄的人能同意吗?他们会不会仗着郭荣和郭宗宜的名,和乡衙门作对?向衙门能不能压的住?郭宗宜感觉不可能。

对此,郭宗宜说:“的确,想要皇权下乡,非常不容易,所以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人口的流动,也就是让大家异地谋生,这样所谓的宗族势力,自然而然的就被瓦解了,到时候,乡衙门就非常好管理了,如果人都留在自己的家乡,抱成一团,自然是宗族最大。”

也就是郭荣和郭宗宜现在身为皇上和太子,站位不一样,自然希望大家都听朝廷的,但是看其他宰相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不愿意的,宗族其实就是他们最大的后盾,现在要将他们瓦解了,他们肯定不愿意的,现在只不过是没有当场说出来而已。

郭宗宜将这个话题就此停住,继续说:“接下来我想说一下关于税赋的事情,父皇前面说是想让以前所有不纳税赋的人员,全部要缴纳赋税,但是这实在是太笼统了,应该将其细化。”

“比如那些地主,我们应该如何让他们交税,交多少税,都需要商榷的,我建议我们收税,不按照家里有多少人来交,而是应该按照地亩来交税,也就是我们需要摊丁入亩,要不然,一家五口人只有一亩地,和一家五口人有几千亩地交同样的税,那就有些不合适了,所以,有多少地,就要交多少税,这样才是最公平的,而且,如果想要让更多的地主放弃土地,那就要实行阶梯税价,比如多少亩以下,税赋是每亩多少,多少亩以上,税赋又是每亩多少,这样,就会迫使很多人放弃一部分土地,也能让土地兼并的情况减少。”

“另外一个,就是赐给官员的土地,皇家的土地,以及寺庙、道观的土地,全部要交税,不能有例外,而且要和普通百姓的税赋一样。”

不管在座的那些人肉疼的表情,郭宗宜继续说:“父皇前面说的只是收农税,但是也不能忘了商税,而且不能直接一个比率来收税,要区别对待。”

“一个,是那些小家小户的卖个针头线脑的,卖个瓜果蔬菜的,一般就不需要收什么税了。”

“第二个,那些本身就没有多少利润的,和那些一本万利的,我们不能说是按照卖了多少钱来收税,而是应该按照他们买卖的差价,也就是从赚取的利润来收税,比如,一个人用九千两采购了一些东西,过来卖了一万两,和用一千两采购了一些东西,过来卖了一万两,我们不能直接按照一万两来收税,而是应该区分对待。”

“其三,我们对不同的东西,收税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百姓们家庭必须的那些东西,像是米面盐等等,税赋可以稍微低一些,而对于什么酒,珠宝首饰之类的,可以收取重一些的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