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奉文君的回礼

一代大医在民间 已旧 1256 字 8个月前

所以倒也没有觉得这东西重要到哪里去。

不然他也不会将其传授给实习生们,是的这个诊断方法,医馆里的人都会,包括来医馆学习的县中医院两位年轻大夫。

不过他倒是也还没有到处讲,私心他也是有一些的。

因为这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医馆来学习。

另外一个没有让他到处讲的原因,就是轻易得到的东西,因为人性的原因,往往得不到珍惜。

所以当这些人跋山涉水来到医馆时,才给他们讲,总是能让他们更珍惜一些的。

而奉文君这里,一个是最开心参观时看到了制药房。

就明白了,和心堂是真正在治病的中医馆,为何?

中药材在当下,很多药材的炮制都是大批量进行的。

但总有些药材,无法用这种现代手法来进行。

很多人喜欢抬杠,说只是没有找对方法而已。

他们哪里知道,古代医家在对药材的炮制上,不知道下过多少功夫。

为什么他们要千年不断,保持最累人,最繁琐的炮制方式?

他们会比现在的人傻一半?

皆是因为不用此等方法,药材就达不到效果。

或者根本没有医者需要的药性。

所以很多真正治病,且有治大病能力的医馆,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制药房。

就是需要处理这些制药厂送的达不到要求的药材。

王忱的医馆不一样,他是在厨房外处理,倒是显的颇为寒酸。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奉文君谈到眼诊时,在杨玉洲的问题下,王忱便顺势将眼诊毫无保留的讲解了一番。

原本也没有想着有什么回报,但奉文君显然比王忱更加重视。

对于王忱的这种态度,更是钦佩不已。

说出今后以王忱马首是瞻的话后,还将自家注解心得相赠作为回礼。

这不得不说算是个意外之喜,这趟出门,还收了个,开始迈入入微级别的辨证大夫当小弟。

随后王忱又在和心堂与奉文君聊了一阵后,看到时间也差不多了。

王忱才带着几个学生告辞。

“奉兄,这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就先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