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奈雪上市

过来接机的还有王宇的助理董晓莉和宋秋云,以及卫雨桐的助理陆颖,一个勉强算上八十分的清秀女人。

卫雨桐可没有帮王宇养鱼的概念,招人也是以实用为主,外貌看得过去就行。

这次来纽约,入住的酒店还是定在了华尔道夫酒店,虽然这次来了一个大团队,直接包下了酒店的一层,加上王宇和卫雨桐的总统套,一天下来耗费就不小,但是相对于奈雪上市后的获利,这点支出就不算什么了。

接下来几天时间,在IDG、高瓴资本的安排下,王宇和卫雨桐走马灯般的见了不少大佬,卫雨桐负责讲运营和管理,王宇负责讲故事,画蛋糕,两人的配合丝滑顺畅、相得益彰。

在国内的时候,公司团队就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上市采用IPO模式,打包给承销商,米国IPO费用一般包括律师费用,保荐人费用、中介费用、公开发行说明书费用以及承销商的佣金。

虽然这笔花销不菲,但是可以省却不少麻烦,尤其是非米国本土企业在米国上市,多数企业都采用这种模式。

因为包销就是承销商承诺包销一定数额的证券,然后向客户发售,如果最后没有卖完,则由承销商自己持有。

采用这种方式也就意味着只要公司将股票包给承销商,发行就成功了,剩下的压力转移给了承销商,从上市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风险转嫁。

当然,承销商也不是傻子,他们也有一系列的风险评估,要是企业垃圾,就算费用给的高,他们也不可能做这样的冤大头。

奈雪不一样,现在华尔街许多机构极其看好它,在他们的分析中,无非就是翻三倍还是翻五倍的问题而已,不存在亏本的情况出现。

只是经过好几轮谈判,对于奈雪初始发行价产生了一些分歧。

从奈雪的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初始发行价越高越好,但是从承销商这一面来看,自然不希望出现这个情况,增加了风险不说,也降低了他们的获利。

但是王宇的一场路演改变了这一切。

卫雨桐和IDG、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一群高管坐在第一排,奈雪来米的团队坐在了第二排,会场后面坐满了大大小小的承销商以及一些闻风而来的金融机构,当然更不会缺少媒体机构。

会场内空调温度打的很高,王宇一条衬衫加牛仔裤,穿了一双板鞋,挂着耳麦就这么走上了路演舞台的中央。

“一家常规的咖啡店辐射范围有多大?”

口语勉强过关的王宇丝毫不在意自己语法上的错误,只要能听懂就行,王宇站在台上打开PPT第一幅图,上面一家咖啡店示意图,附带一个红色圆圈。

“传统商业意义上,这个步行十分钟,开车二十分钟的圈子大致就是这家咖啡店的辐射范围。”

王宇说完这一句后点了点自己的脑袋:“但在我这里,不是!”

随后PPT图上出现一个红色的X,紧接着换上了第二张图。

依旧是一张图,一家咖啡店,但是上面出现了两个圈,似乎是在第一张图上加了一个更大的范围而已。

“聪明一点的运营管理认为还可以加上派送,就像米国文化里习惯性的点披萨一样!”

王宇学着影视作品里的场景表演了一下:“先生,这是您要的披萨......哦,谢特,我要的是加州牛肉,你给我的上面是什么,还有番茄酱呢,没有番茄酱的披萨是没有灵魂的......”

特有的米式吐槽文化引来了场下一片笑声,卫雨桐坐在前排看着自己的丈夫在台上侃侃而谈,她脸上此刻满是骄傲,王宇丝毫没有因为下面坐着一群能决定奈雪发行初始价的大资本而怯场。

“......但是!”

王宇再次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在我这里,依旧不是它的极限!”

随后,第二个更大、更粗的X出现在画面上。

“我心里的奈雪该是什么样子呢,它该辐射多大范围呢?”

王宇提出了一个自问自答式的问题,随后PPT进入下一页。

一张全纽约地图出现,上面布满一个个红色小圈,代表现在奈雪在纽约的布局连锁咖啡店。

在这张地图的右上角出现一个数据中心式样的图片,延伸出一条条红线,连接了所有的咖啡店。

“我知道米国现在已经在研发智能手机,设想中它应该是这样操作的......”

PPT第四页闪现,这次是一个线条漫画演示,一个火柴人将一台IBM电脑揉吧揉吧塞进了一台手机里,随后出现简易的手机操作画面,点开,里面出现奈雪咖啡的点餐平台......

随着这一页PPT缩小,第三幅PPT画面再次出现,而火柴人的一条订餐信息被一根线连上了右上角的信息数据中心。

王宇原本侧向看着演示中的PPT,这时他转向了台下:“这个时候无论你在纽约哪里,总会有一个连锁店距离你不超过二十分钟距离......同理......”

王宇打了个响指,PPT转换成全米,全球画面:“只要你还在这个星球上,我就能想办法把奈雪咖啡送到你手上,所以我们的客户辐射范围......嗯,除了阿姆斯特朗!”

此刻全场安静,在王宇鞠躬致谢的同时,PPT上出现最后一个画面:互联网+奈雪

轰鸣般的掌声响彻会场,所有人站起身向台上的王宇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