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望看毕邓艾之信,叹口气,不由忧心忡忡回复:“姜维此次举兵,绝非以往,如果只待姜维粮尽而归,只怕时日太久。姜维诡计多端,其间必然用计,我等皆不如姜维,然姜维之兵又不得不退,依望之计,不若派人前去成都散布谣言,只言姜维拥兵自重,欲图谋造反,让后主刘禅命他撤回,可保我等无忧也。”
邓艾看了司马望之计,不觉大喜:“公计甚好,既然如此,专挑精明兵士扮作蜀人,携重金深入成都,一则于成都散布谣言,二则买通群臣进谏,如此可确保后主刘禅深信姜维造反,可令姜维退军。”
遂对司马望之策深修,以期确保扰乱后主刘禅之心。
司马望看完,不觉赞叹邓艾:“公果虑的深。”
遂就挑选精明军士携重金扮作蜀人直去成都。
待军士出行后,司马望为保军士成都功成,却是与邓艾隔三差五的出击一下,以乱姜维之心。
且说姜维大胜之后,却是见司马望、邓艾皆坚守不出,颇为烦恼,便唤夏侯霸前来问计:“如此相持终究不是办法,不知车骑将军有何策?”
夏侯霸听了,稍作沉思:“既然邓艾、司马望坚守不出,我等不若派军探以探九寨地理,看有无可绕九寨之地,如果得了险道,也可前后夹击魏军,到时必然大胜。”
姜维听了连连称善:“既然如此,便就派军探前去打探。”
自此,便就日日派出数十军探,只于陇右之地勘察地理,只想得了奇道攻击九寨,大胜魏军。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出三个月,蜀军军探果就探得一险道,急切前来姜维军营通报:“九寨之右,有一山洞,虽是崎岖狭窄,然却可通一人一马。”
姜维听了,不觉大喜:“如此,可破魏军。”
遂于军营之中调兵遣将:“大队人马只于九寨之前连日叫阵,廖化、张翼则各领军一万,悄然穿过险峻山洞,直至九寨之后,到达时,便就蓦然杀出,九寨前大军见魏军骚动,便就攻城,到时前后夹击,必可破魏军。”
然,就在廖化、张翼得令欲要出击之时,却是忽见成都持节御史到。
姜维慌忙迎出:“难道成都有事?”
不时迎持节御史到了中军帐,却是只见御史忽的擎出后主刘禅御旨:“姜维接御旨之时,须引大军撤回汉中,待大军撤回汉中之时,姜维则须快于成都觐见陛下。”
姜维听了御史宣毕,不由目瞪口呆,立于原地,一动不动:“此等时节,如何能撤军?”
张翼见姜维如此,心中不由暗思:“此时成都令撤军,必是朝中奸佞之臣作祟,然,如果不奉旨撤军,必得谋反之实,须劝大将军就此撤军,莫屈了大将军。”
张翼思毕,赶紧向前,劝慰姜维:“大将军,我等此次尽出举国之兵二十万,而今年我西蜀却是大旱,米谷欠收,想必定是粮草不足以供应我北伐大军。如此情势之下,朝中谯周等反战之臣必然鼓动陛下,令我等回军。如今蜀人皆因大将军连年动兵北伐中原却是皆有埋怨,如果不撤军,只怕对大将军不利。如今我军已是大胜,依翼之见,不如乘此得胜之时收回军马,撤回汉中以安民心,待时机成熟再作良图为妥。”
字字句句皆为姜维所虑。
忠臣之言,姜维如何不知?虽心不情愿,然事至如此,也只得奉旨撤军。
姜维无奈,只得点头:“就依张将军之言,奉命撤军。
遂令各军依法悄然而退:“廖化、张翼断后,以防魏兵追袭。”
姜维如何又能得知此间司马望、邓艾之计?
司马望、邓艾自军士去了成都,便就日日计算军士行程,今日到了哪里,明日又到哪里,事办的又如何,后主刘禅又如何?
时刻只怕军士忘记前去成都之时叮嘱:“专挑奸佞之臣下手。”
皆都了如指掌。
更是时时关注姜维军营动向。
今忽见姜维悄然撤军,却是装作不知。
待姜维兵退的远了,方大开城门,装模作样的追击一番,沿途捡拾些蜀军旗帜回了营寨之中,然后以败作胜,上书司马昭:“于祁山九寨之前,大破姜维二十万军!”
司马昭得报大喜:“此正是两功同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