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见全仪、全辉,不觉两人来的正当其时:“三日之前,偏将军全祎劝降大将军全端、全怿,时至今日却是无有音讯,想必两位将军不知朝中之事,尚在观望犹豫之中。既然两位将军助战全将军,不若就此也与全端、全怿修书,再言利害关系。大将军得知全氏家族皆已归降魏军,必然会反戈举兵,出城降我。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全辉、全仪听了,自是欣然领命。
遂伏身案上,与寿春城守将全端、全怿修书一封:“愚侄全辉、全仪啼血拜二位叔父大人:现如今,建业城中孙綝已是废主孙亮,立孙休为帝,废立之时,孙綝已是诛杀我父全尚,并扬言诛我全氏三族。无奈之下,愚侄只得跟随公主孙鲁班携全氏家族降魏。时至今日,还望两位叔父看清形势,阵前倒戈,归顺司马大将军!愚侄全辉、全仪啼血跪拜。”
司马昭看完,不胜唏嘘:“不想忠臣竟致如此。”
遂命全祎携全辉、全仪劝降信,专挑全端、全怿防守城墙射去。
全端、全怿自收全祎劝降信,却是左右拿不到主意,只得静观其变,不曾想全辉、全仪信中所言,却是让兄弟二人不由大惊:“孙綝竟然诛杀我全氏三族,而我兄弟却还在与他卖命,真是岂有此理?如今不反,要待何时?”
遂就派亲信顺城墙而下,直去司马昭大营,言于司马昭开城投降之期:“待我兄弟安排妥当,便就后日开城投降。”
司马昭得全端、全怿回信,不觉大喜:“只待后日,此皆全氏兄弟之功也。”
遂对全辉、全仪封官拜爵。
且说全端、全怿发了回信,便就军帐之中商议:“如今寿春城内尚且还有于诠、唐咨等吴将,如果我兄弟自此去了,他们该当如何?若留兄弟于水火之中,是为不义。不若邀其一共归顺。”
遂唤于诠、唐咨于军帐之中,先是示于二人东吴之变,罢,又言:“两位将军当与某一起归顺方妥。”
然,于诠、唐咨听了,却是不以为然:“我等为吴将,岂能被主弃义阵前投降?无论我主为谁,皆我东吴内政,任何邻国无权干涉。只是如今形势,你兄弟只管自去,我等当死守寿春城。”
屡劝不动。
全端、全怿本想劝动于诠、唐咨共同归降,便可城内倒戈攻击诸葛诞,但见于诠、唐咨意绝,无奈放弃城内倒戈之策,只于后日开城投降,如此,可不伤东吴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