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互联网雏形

节后上班不到一个月,郝伟就给了他一个惊喜,交换机研发成功,通过中继,实现千里互联。

当汇报成果后,此项技术被列为绝密,只限制在军方使用。

一些研究所围绕着互联网,开始新战法,新战略的研究,已经显露陆海空网络化,信息化的苗头。

这天李元刚到单位,郝伟就找到他。

“主任,现在的计算机算力不够啊,您得重新设计一款高性能的CPU,更大的数据存储空间”。

“郝伟,我虽然给你讲了很多理论,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现在设备的性能,是你接下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操作系统不是越复杂越好,一个高效的内核必须从一开始就搭建好。

多层设计是将来努力的方向,高性能高存储意味的高成本。

做一些研究没有问题,如果无法普及,无法大量的应用,系统就没有真正的生命力”。

李元意识到给郝伟灌输的东西太过超前了,与当前技术无法匹配,高性能就意味着高能耗,以当前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

而且现在计算机已经足够用,至少未来10年应该够用。

看着他沮丧的表情,李元也不愿太打击他的积极性。

“持续优化系统是长期的工作,但是你可以试的把多个计算机的算力合并起来,进行分布计算,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听完李元的建议,郝伟陷入沉思。

李元笑笑,没有搭理他,直接去找黄燕。

“哎呀,你这一来就没有好事,我这正在完成你之前说到的多层架构FLASH的研究,你可不能打断我的研究了”。

李元摸摸鼻子,把想说的话收回。

看着他尴尬的样子,黄燕觉得好笑,“行吧,看你为难的样子,我听听又是什么任务”。

“算了,我找龚师兄去”。

“停下,什么事都去找师兄,你是看不起师姐吗?说!”

李元暗自一乐,“也不是多大的事,但是很好玩”。

一听好玩,黄燕兴趣大增,“磨磨唧唧的,快说”。

“嘿嘿,就是想着如果把2片、4片或更多的盘古放到一个主板上,然后用总线矩阵连接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算力能不能突破千万、上亿的计算能力”。

黄燕略一思量,“行了,这个项目我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