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持续测试16个小时,整整连续测试了近一个月,完成一次跨年测试。
三天后,两个工厂只留下一个小兵,等待最后的结果,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基地。
李元2天后便离开了基地,隔三差五来一趟,其他时间待在基地,指导大家开展moset和接收电路的设计。
为了让大家快速理解电路特点,李元专门在内部开展了三天的电路设计的课程。
让大家对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
并留给大家一个作业,设计一款运算放大器。
没有办法,在设计接收电路的时候,三极管的可控性太差,对输入、温度、噪声太过敏感。
最难以接受的是,无法消除的本底噪声。
忍无可忍,李元想到了运放,提出一堆指标要求,丢给黄燕和龚师兄两个团队。
他自己开始了微处理的设计。
想要设计一款芯片,先要设计一款指令集。
指令集的功能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类计算机智能的高低,它集中地反映了微处理器的硬件功能和属性。
没有什么犹豫的,李元直接选择了riscreducedinstructionset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既然已经证明了他的强大,就没有什么可迟疑的。
risc最大特点就是使用大量的寄存器,保证执行速度。
考虑到散热和封装的难度,他没有把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
而是把后世常见的arm 分为运算单元cpu,ram,lash 和一片低速外设。
所有的模块由cpu的外部总线连接。
相对来说,里面最难的是lash的设计,但是知晓其原理的李元,设计起来相当轻松。
相比mosh的基本结构便是增加一个浮置栅级,也就是信息在断电后不容易丢失的诀窍。
lash的发明人其实是位华人,名叫施先生,出生于南京,成长和求学于台湾。
之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取电机系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贝尔实验室任职超过 20 年。
他是在1967年做出的发明,贝尔实验室随即注册专利。
当时不被人看好,直到1983年倭国任天堂游戏机首先使用。
接着,该技术也被用于计算机的 bios,让开机速度变快,进入 1990 年代后,消费性电子时代来临,闪存开始大放光彩。
“对不起了施先生,这个伟大的发明将会被我占有”,李元暗喜道。
1963年底,物资稍稍好转,大家总算是可以过一个红红火火的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