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在范蠡的陪同下,抵达了吴国都城。
自吴王下令商讨后,关于越国阳奉阴违事件的声讨,在伍子胥的强力推动下,变成了是否对越国发动战争的讨论。
以太宰伯嚭为首的亲越派在朝堂上反对,加上后宫诸位美人的苦苦哀求,让吴王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伍子胥着急了,这么有力的证据下,难道都不能让吴王下决心剪除越国这个心腹之患?
“大王,越国勾践狼子野心。我们不能姑息养奸,理应趁其弱势之时,对其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太宰伯嚭并没见到越国国书,伍子胥认为他的立场有问题,在处理关于越国的问题时,抱有很大的私心,已经不信任他了。所以在伯嚭看来,伍子胥口口声声说越王勾践私下里想要联合楚国,一起对抗吴国,完全是无稽之谈。勾践送给他的钱财美女多不胜数,送给大王的就更多了,这样还不算忠心?可没有见你伍子胥送过什么宝贝给大王,论忠心,你自己都比不上勾践!
“伍子胥!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勾践一直对大王礼貌恭敬,逢年过节必有所献,他对大王的忠心,堂上的各位大人谁不了解!只有你,总是对勾践挑刺,我就奇怪了,莫非你跟他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总是咬着他不放干什么?”
朝堂上的诸位纷纷点头赞同。勾践送礼的时候,没有少了他们的一份,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到表态的时候,他们自然是站在勾践这边。
“太宰大人说的有道理。无端怀疑好人,这种行为要不得。”
“说勾践联合楚国对抗我们大吴,有谁看见了?只怕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吧。”
“诸位说得在理,伍子胥大人,空口无凭,你得拿出证据来啊。”
越国国书是伍子胥通过特殊渠道得来的,他不肯轻易暴露在众人面前,万一有人向勾践告密,漏了风声。越国的勾践、范蠡、文种等人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一定会想个阴招把事情给圆过去。说不定还会顺藤摸瓜,将自己的秘密合作者给挖出来。
伍子胥懒得跟其他人辩论,反正吴王本人是亲眼看过关键证据的,其他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要说服吴王,勾践就难逃此劫。
“大王明鉴,关键证据您已经亲眼见过了,勾践的狼子野心您应该心里有数。他这种祸害岂能姑息?请大王早日明断!”
夫差要是能明断,他早就下命令了。关键是他自己也对勾践送上的美人、财宝颇为动心,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希望勾践真的有反叛之意。人的堕落,最关键的理由,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对现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贪图眼前的舒适和利益,听信美丽的谎言,然后自我蒙蔽。
“证据确实是有,但本王始终不太相信勾践会做出此事,此事不可武断,万一中间有什么隐情呢?”
伯嚭别的本事不论,顺着大王的意思说话,是他最擅长的。
“大王圣明!国家大事,本来就应该慎之又慎,即使有那么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不利于勾践,也不能就此以偏概全。”
吴王点点头,他是愿意相信勾践的,毕竟送来了那么多可心的美人儿。可是越国跟楚国联手这件事,他又不敢掉以轻心。吴国虽然一时占据上风,可楚国毕竟是超级大国,国土和人口到远胜于吴国。越国虽然比吴国弱很多,可一旦和楚国联手,吴国在他们两面夹击之下,必然会陷入危险。
“伍将军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人心隔肚皮,怕就怕勾践在背后搞阴谋。一旦楚国与越国真的联手,本王担心被他们夹攻,此事太过凶险,不可不防。”
勾践是给大家塞了不少钱财,可吴国毕竟是立身的根本,动摇根基的危险,没有人愿意冒。大臣们像墙头草,听了大王的话,他们又开始怀疑勾践了。
“大王深谋远虑,非我等可及。是我们短视了,为了大吴的安全,宁可杀错也不可放过!”
“没错!无风不起浪,既然有证据证明勾践意图勾结楚国,说明一定存在问题,此事不能掉以轻心!”
“大王说的太对了!勾践曾经被我们大吴打得差点灭国,他心中岂能没有怨恨,值得怀疑!”
包括吴王夫差本人在内,其实大家都是迟疑不决,见风两边倒。